(in Chinese stroke order)
作家訪談
方梓。1986.08.25-26。〈文學兩路看――蕭新煌與李昂對談「小 說與社會」〉。《自立晚報》第10版。
朱偉誠。1988.01。〈女性作家的天空――蔡源煌與李昂對話〉。 《台北評論》第3期。
邱貴芬。1998。《「(不)同國女人」聒噪――訪談當代台灣女作 家》。台北:遠流。
李令儀。2003。〈原鄉與自我的追尋――施叔青&李昂談近作〉。 《聯合文學》第228期:40-43。
林依潔。1984。〈叛逆與救贖――李昂歸來的訊息〉,《她們的眼 淚》。台北:洪範。原載於1978.10。《前衛叢刊》。第2期。
施淑端。1985。〈施叔端親訪李昂:新納蕤思解說――李昂的自剖 與自省〉,《暗夜》。台北:時報文化。
康原。1985.09.06。〈一切只為了愛――訪李昂談其作品〉。《自 立晚報》。
馮青。1986。〈無情的洪荒與寂寞——訪談李昂〉。《文學家》第 7期:14-17。
曾彩文。1997。〈人物專訪——李昂:我不是再寫醜聞,而是藉性 與政治來彰顯社會問題〉。《新台灣新聞週刊》第79期。
董青枚。1995.11.09。〈回歸文學,定位超然(李昂訪談)〉。《 民眾日報》第26版。
楊光整理。1996。〈我的小說是寫給兩千萬同胞看的――李瑞騰專 訪李昂〉。《文訊月刊》132期:72-76。
鄧慕詩。1996。〈採訪李昂〉。《台灣新文學》第4期:14-20。
潘弘輝採訪,李宣佑整理。2000.07.22。〈女人、性、政治——專 訪李昂〉。《自由時報》第39版。
蔡淑華。2001.11.15。〈旅行到鬼魂的國度——專訪李昂〉。《自 由時報》。
錢嘉琪、王婷芬採訪。1987。〈李昂──童年往事〉。《皇冠》第 67卷4期:230-233。
簡瑛瑛。1989。〈女性、主義、創作:李昂訪問錄〉。《中外文學 》第17卷10期:184-196。
蘇惠昭。1995.11.11。〈遠觀的了然於心:李昂〉。《台灣時報》 28版。
嚴小實。2002。〈訪談第一位賴和文學獎女性得主李昂〉。《台灣 文學年鑑》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。
專書與專書論文
于毅。1995。〈由「殺夫」引起的評論問題〉。《夏潮論壇》。頁 54-55。
王德威。1993。〈華麗的世紀末:台灣‧女作家‧邊緣詩學〉。《 小說中國》。台北:麥田。頁161-192。
王仲偉。1998。〈李昂《北港香爐人人插》〉。《1997台灣文學年 鑑》。台北:行政院文建會。頁283-284。
白少帆、王玉斌。1987。〈李昂及其殺夫〉。《現代台灣文學史》 。瀋陽:遼寧大學。頁894-898。
白先勇。2002。〈六O年代台灣文學:「現代」與「鄉土」〉。《 樹猶如此》。台北:聯合文學。頁182-193。
古繼堂。1990。〈悲愴峻峭的李昂〉。《台灣愛情文學論》。海峽 文藝。頁134-142。
古繼堂。1990。〈李昂評傳〉。《中國當代青年女作家評傳》。北 京:中國婦女。頁274-286。
古繼堂。1990。〈《愛情試驗》賞析〉。《中國當代青年女作家評 傳》。北京:中國婦女。頁295-298。
江寶釵。1993。〈敘事實驗、失落感與宿命感――論李昂的《迷園 》〉。《「第二屆台灣經驗研討會」宣讀論文》。嘉義:中正大學。頁1-15。
江寶釵、林鎮山主編。2012。《不凋的花季:李昂國際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》。台北:聯合文學。
吳錦發。1992。〈略論李昂小說中的性反抗――〈愛情試驗〉的探 討〉。《台灣作家全集》。台北:前衛。頁281-297。
吳婉茹。1994。〈李昂――從「性問題」揭示女性所受的壓迫〉。 《八十年代台灣女作家小說中女性意識之研究》。著者出版。頁158-163。
吳燕娜。2007。〈暴力、性別與主體性:李昂的《殺夫》和譚中道 的〈滄海之一粟〉〉。《台灣近五十年現代小說論文集》。高雄:國立中山大學。頁55-99。
邱貴芬。1998。〈女性的「鄉土想像」:台灣女性鄉土小說初探〉 。《評論20家:台灣文學二十年集4》。李瑞騰主編。台北:九歌。頁359-85。
邱貴芬。2000。〈殖民經驗與台灣(女性)小說史學方法初探〉。 《第一屆台杏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――殖民地經驗與台灣文學》。台北:遠流。頁85-112。
邱貴芬。2001。〈《彩妝血祭》導讀〉。《日據以來台灣女作家小 說選讀(上)》。台北:女書。頁264-267。
李孟舜。2007。〈原鄉的迴響――李昂小說中鹿港經驗的多重特質 〉。《2006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:台灣作家的地理書寫與文學體驗》。台南: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。頁163-189。
林雙不。1988。〈在暗夜裡追尋光:一九八七台灣小說選編序〉。 《一九八七台灣小說選》。台北:前衛。
林秀玲。1997。〈李昂〈殺夫〉中性別角色的相互關係和人格呈現 〉。《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》。台北:里仁。頁297-314。
林芳玫。1997。〈《迷園》解析――性別認同與國族認同的弔詭〉 。《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》。台北:里仁。頁271-296。
林谷靜。2006。〈觀閱她史 書寫自我 論《兩個芙烈達‧卡蘿》與 《漂流之旅》重構她史的書寫策略〉。《第四屆全國研究生文學社會學研討會論文集》。嘉義: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。頁195-215。
施叔青。1992。〈迷園內外――李昂集序〉。《台灣作家全集》。 台北:前衛。頁9-12。
洪珊慧。2009。〈記億‧政治‧性別與食物的交纏──析論李昂飲 食小說的隱喻符碼〉。《味覺的土風舞「飲食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」論文集》。台北:二魚文化。
唐文標。1985。〈時代的追憶――《一封未寄的情書》評介〉。《 1984台灣小說選》。台北:前衛。頁67-70。
徐國倫、王春榮。1994。〈台灣李昂、廖輝英的小說〉。《二十世 紀中國兩岸文學史》。瀋陽:遼寧大學。頁510-516。
陳捷。1994。〈暗夜〉。《台港小說鑑賞辭典》。中央民族學院。 頁717-721。
陳玉玲。1999。〈李昂《殺夫》的陰性書寫――論李昂《殺夫》〉 。《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》。
陳雀倩。2002。〈歷史、性別與認同:〈彩妝血祭〉中的性別論述 〉。《第六屆青年文學會議》。
郭士行。1997。〈從語用談李昂的〈殺夫〉〉。《女性主義與中國 文學》。台北:里仁。頁439-456。
盛英。1995。〈台灣新女性主義小說的代表作家曾心儀、呂秀蓮、 廖輝英、朱秀娟、李昂〉。《二十世紀女性文學史》。天津:人民出版社。頁1084-1094。
曹世耘。2009。〈空間‧記憶‧歷史魅影――論《巫言》與《看得 見的鬼》〉。《第六屆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》。台南:國立台灣文學館。頁75-100。
曹惠民。2010。〈李昂與蘇青――關於「殺夫者」,一種跨越時空 的潛對話〉。《出走的夏娃――一位大陸學人的台灣文學觀》。台北:秀威資訊。頁197-204。
賀安慰。1989。〈李昂小說中的性反抗〉。《台灣當代短篇小說中 的女性描寫》。頁92-102。
黃毓秀撰述,張漢良講評。1993。〈《迷園》中的性與政治〉。《 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》。台北:時報。頁71-107。
黃絢親。2005。《李昂小說中女性意識之研究》。台北:萬卷樓。
焦雄屏。1995。〈人性全面壓抑的悲劇――談「殺夫」的藝術傾向 〉。《夏潮論壇》。頁50-53。
彭小妍。1996。〈女作家的情慾書寫與政治論述:解讀《迷園》〉 。《認同、情慾與語言》。台北:中研文哲所。頁159-187。
彭小妍。1997。〈李昂小說中的語言――由《花季》到《迷園》〉 。《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》。台北:里仁。頁263-270。
彭小妍。2000。〈《迷園》與台灣民族論述――記憶、述說與歷史 〉。《第一屆台杏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――殖民地經驗與台灣文學》。台北:遠流。頁183-194。
趙圜。1991。〈鹿港‧性‧社會工作者――李昂的小說世界〉。《 台灣地區文學透視》。陝西人民教育。頁117-139。
劉思謙。1993。〈「讓我們走在一起!」――記同台領獎的姊妹花 施叔青和李昂〉。《「娜拉」言說――中國現代女作家心路紀程》。上海:文藝。頁251-271。
劉登翰編。1993。〈李昂與蕭颯、廖輝英等女作家的小說創作〉。 《台灣文學史(下)》。海峽文藝。頁606-616。
劉亮雅。2006。〈跨越族群翻譯與歷史書寫:以李昂〈彩妝血祭〉 與賴香吟〈翻譯者〉為例〉。《後殖民的東亞在地思考:台灣文學場域》。台南: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。頁253-282。
劉亮雅。2008。〈九O年代女性創傷記憶小說中的重新記憶政治― ―以陳燁《泥河》、李昂《迷園》與朱天心《古都》為例〉。《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1978-2008:評論三十家(下)》。台北:九歌 。頁420-451。
劉紀蕙。2001。〈《有曲線的娃娃》導讀〉。《日據以來台灣女作 家小說選讀(上)》。台北:女書。頁246-253。
錢佩佩。1997。〈殺夫〉。《瀚海觀潮》。台北:文建會。頁71- 73。
戴華萱。2017。《聚光燈外:李昂小說論集》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。
期刊論文
子青。1975。〈紙上的〈成人電影〉〉。《文藝月刊》第71期: 39-43。
上野千鶴子作、張文薰譯。2005。〈李昂《自傳の小說》書評〉。 《文學臺灣》第56期:119-131。
木易子。1974。〈三腳雞――讀「昨夜」〉。《書評書目》第20期 。
尤松。1983。〈〈殺夫〉有其淒美的一面〉。《文壇》第281期。
王德威。1985。〈花季的焦慮〉。《聯合文學》第1卷10期:212。
王德威。1986。〈移情!自戀!〉。《聯合文學》第2卷8期:212 -213。
王渝。1986。〈大珠小珠落玉盤――台灣海外作家評論家眼中的《 殺夫》〉。《收穫》第4期。
王清瀅。1999。〈從迷夢中醒來,再由清醒中入夢:「迷園」中瀕 臨消失的臺灣女性主體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28卷2期:80-91。
王杉宜。2010。〈田園交響曲〉。《書香遠傳》第81期:50。
王鈺婷。2011。〈電影中的性別政治?――談《月光下,我記得》 與〈西蓮〉之母女關係與鄉土想像〉。《文史臺灣學報》第3期:211-244。
王毓雯。2013。〈〈有曲線的娃娃〉中女性角色的自覺意識〉。《 空大人文學報》第22期:61-82。
丹晨。1989。〈性‧女性‧人性的反思〉。《女性人》第2期:89 -118。
水筆仔。2008。〈飲食男女的禁忌話題――掀開人性面紗的李昂〉 。《源雜誌》第72期:22-27。
古添洪。1986。〈讀李昂的《殺夫》――譎詭、對等、與婦女問題 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14卷10期:41-49。
石曉楓。2007。〈口舌,及其之外的慾望流轉――李昂《鴛鴦春膳 》評介〉。《文訊》第266期:98-99。
朱炎、葉飛虹。1975。〈清者自清,濁者自濁〉。《文藝月刊》第 71期:34-36。
朱偉誠。2007。〈國族寓言霸權下的同志國:當代臺灣文學中的同 性戀與國家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36卷1期:67-107。
李師鄭。1976。〈代價與意義評價李昂的「群像」〉。《大華晚報 》第7期。
李喬。1997。〈如何評論「北港香爐」――台灣的文學文化〉。《 日本文摘》第140期:143-145。
李仕芬。1998。〈「北港香爐人人插」的嘲弄與顛覆〉。《中國文 化月刊》第221期:74-78。
李鴻瓊。1999。〈為死亡所籠罩的主體:論「迷園」中的語言、歷 史與性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28卷2期:42-79。
呂正惠。1988。〈性與現代社會――李昂小說中的「性」主題〉。 《台北評論》第3期:104-115。
呂正惠。1991。〈《迷園》的兩性關係與台灣企業主真貌〉。《聯 合文學》第83期:161-165。
呂正惠。2001。〈隱藏於歷史與鄉土中的自我――李昂《自傳の小 說》與朱天心《古都》〉。《臺灣文學學報》第2期:179-190。
邱麗人。1995。〈第二性的反抗象徵:殺夫〉。《夏潮論壇》: 58-60。
邱貴芬。1996。〈歷史記憶的重組和國家敘述的建構:試探《新興 民族》、《迷園》、《暗巷迷夜》的記憶認同政治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25卷5期:6-29。
邱貴芬。2001。〈《彩妝血祭》導讀〉。《文學臺灣》第38期: 153-156。
邱貴芬。2001。〈落後的時間與台灣歷史敘述:試探現代主義時期 女作家創作裡另類時間的救贖可能〉。Intergrams studies i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, 3.2: online。
邱貴梅。1996。〈論李昂《殺夫》的女性意識崛起〉。《臺南師院 學生學刊》:59-71。
邱彥彬。2002。〈「記憶失控錯置的擬相」――李昂《自傳の小說 》中的記憶與救贖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30卷8期:183-216。
邱子修。2008。〈跨文化的性/別政治評析:李昂的《迷園》和愛 特伍的《強盜新娘》〉。《文山評論》第2卷1期:121-156。
邵毓娟。1999。〈李昂的臺灣史詩:「迷園」中情慾/民族的寓言 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28卷2期:92-123。
吳興文。2000。〈柏楊、林海音、李昂與徐仁修的「蠻荒之旅」― ―八十九年四月∼五月〉。《文訊》第176期:14-22。
吳達芸、李昂。2004。〈謝雪紅與李昂--兩個女人誰是誰﹖〉。《 印刻文學生活誌》第9期:176-188。
林雨。1975。〈談〈莫春〉等成人小說〉。《文藝月刊》第71期: 44-48。
林野。1983。〈雖不是好作品 但夠膽量〉。《文壇》第281期。
林靜茉。1995。〈婦女真的殺夫了嗎?――解構李昂「殺夫」中的 女性主義〉。《文學台灣》第15期:272-283。
林秀玲。1996。〈李昂「殺夫」中性別角色的相互關係和人格呈現 〉。《東海學報》第37卷1期。
金沙寒。1985。〈小論李昂〈假面〉〉。《文訊》第18期:99-102 。
金恆杰。1992。〈「性」與「金錢」――名門世家朱影紅的世界― ―評李昂的《迷園》〉。《聯合文學》第88期:107-110。
金恆杰。1992。〈黃金新貴族――包裝與商品之間,再評《迷園》 〉。《當代》第71期:130-147。
金恆杰。1992。〈有關李昂女士《回覆》的幾點說明〉。《當代》 第73期:132-138。
金榮哲。2008。〈從《花季》與《殺夫》論李昂小說的內在價值〉 。《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》第13期:223-232。
胡雲。1984。〈殺夫有違常理――讀《殺夫》〉。《新書月刊》第 4期:34-35。
茆坤鴻。1984。〈《殺夫》讀後感〉。《參與者》53期。
封祖盛。1987。〈從〈殺夫〉一瞥李昂的文化探索〉。《台灣研究 集刊》。第2期:42-49。
洪珊慧。2000。〈鹿港小鎮的人事素描--論李昂「鹿城故事」系列 小說〉。《臺灣新文學》第16期:190-199。
洪英雪。2008。〈從性政治突圍而出――論謝雪紅書寫以及李昂《 自傳の小說》〉,《臺灣文學研究學報》第7期:9-43。
郝譽翔。2000。〈世紀末的女性情慾帝國/迷宮/廢墟――從《迷 園》到《北港香爐人人插》〉。《東華人文學報》第2期:189-205。
郝譽翔。2000。〈讓人頭疼讓人瘋狂--閱讀李昂〉。《幼獅文藝》 第554期:50-53。
范銘如。2006。〈另眼相看――當代臺灣小說的鬼/地方〉。《臺 灣文學研究學報》第2期:115-130。
紀大偉。2013。〈愛錢來做伙--1970年代臺灣文學中的「女同性戀 」〉。《女學學誌》第33期:1-46。
陳克環。1975。〈我如何處理評〈昨夜〉的困境〉。《文藝月刊》 第71期:37-38。
陳映湘。1977。〈當代中國作家的考察:初論李昂〉。《中外文學 》第5卷8期:78-86。
陳姿蘭。1995。〈性與救贖――李昂的小說世界〉。《傳習》第13 期:123-136。
陳麗芬。1996。〈性話語與主體想像:李元貞《愛情私語》與李昂 《迷園》〉。《現代中文文學評論》第5期:83-92。
陳淑純。1996。〈《殺夫》、《暗夜》與《迷園》中的女性身體論 述〉。《文學台灣》第19期:128-145。
陳修齊。1998。〈淺評《戴貞操帶的魔鬼系列》〉。《水筆仔》第 6期:43-48。
陳雀倩。2002。〈歷史、性別與認同――「彩妝血祭」中的政治論 述〉。《文訊》第206期:64。
陳雅湞。2003。〈牽娘的手入繡廳,別人言語不可聽――李昂「殺 夫」中的性虐待、性歡愉與性壓抑〉。《當代》第69期:112-141。
陳惠齡。2011。〈論李昂小說中鹿城鄉土的異質書寫〉。《淡江中 文學報》第24期:131-162。
奚密。1987。〈黑暗之形――談暗夜中的象徵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 15卷9期:130-148。
郭楓。1987。〈暗夜中的幽魂――李昂小說《暗夜》評析〉。《台 灣文藝》第107期:136-149。
郭麗娟。2008。〈性.金錢.發球權――李昂筆下的男女戰爭〉。 《臺灣光華雜誌》第33卷3期:110-119。
徐曉珮。1999。〈人類補完計畫--格適者:朱影紅〉。《中外文學 》第28卷2期:21-41。
唐毓麗。2003。〈從殺夫小說〈女陪審團〉與《殺夫》――探勘手 刃親夫的隱喻世界〉。《東海中文學報》第15期:269-306。
修淑芬。2008。〈李昂的文字 極致的美味〉。《書香遠傳》第64 期:38-41。
馬翊航。2014。〈時間的摩擦與震盪――李昂談新書《路邊甘蔗眾 人啃》〉。《文訊》第342期:57-60。
許永代。1975。〈豈可戕害文藝〉。《文藝月刊》第71期:56-57 。
梁曦。1983。〈我看〈殺夫〉〉。《文壇》第281期。
康原。1983。〈愛情與情慾――小論《愛情試驗》〉。《台灣文藝 》第84期:147-152。
康原。1984。〈小說中的象徵意義――小論李昂的〈殺夫〉〉。《 文學界》第10期:40-45。
康瀞文。2000。〈女性主義打勝的一場仗?--由李昂的「殺夫」談 起〉。《藝術論衡》第6期:99-110。
鹿港人。1984。〈談對《殺夫》的幾個誤解〉。《新書月刊》第5 期:76-77。
張系國。1984。〈小論《殺夫》〉。《新書月刊》第12期。
張金墻。1997。〈台灣文學中的女性生活空間――以呂赫若、李喬 、李昂的小說為主〉。《台灣新文學》第8期:305-323。
張明雄。2004。〈李昂小說世界的探索〉。《中正高中學報》第1 期:198-217。
張雪媃。2004。〈李昂小說的政治性――從「人間世」到「自傳の 小說」〉。《當代》第84期:90-107。
張雙英。2010。〈論《迷園》的敘事結構及其歷史記憶〉。《淡江 中文學報》第22期:129-154。
張羽、姚蘊慧。2012。〈兩岸飲食文學書寫的比較研究--以劉心武 《潑婦雞丁》和李昂《鴛鴦春膳》為中心〉。《致理學報》第32期:203-228。
張以昕。2012。〈生前的悲劇與死後的超越――李昂《看得見的鬼 》的女性成長書寫〉,《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》第21期:161-165、167-201。
符立中。2003。〈鹿城烈女――李昂〉。《幼獅文藝》第593期: 6-7。
莊文福。2011。〈李昂小說中的鄉土意識――〈殺夫〉及〈鹿城故 事〉系列為例〉,《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》第3期:155-179。
舒昊。1975。〈作家的責任――兼談李昂小說中的這一代〉。《文 藝月刊》第71期:48-53。
傅銀樵。1976。〈評介李昂的「混聲合唱」〉。《愛書人》第12期 :2。
彭瑞金。1977。〈現代主義陰影下的鹿城故事〉。《書評書目》第 54期:29-36。
彭瑞金。1987。〈怨懟可以當歌?讀楊青矗「覆李昂的情書」〉。 《文訊》第29期:268-272。
彭小妍。1995。〈女作家的情慾書寫與政治論述――解讀《迷園》 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24卷5期:272-283。
黃碧端。1986。〈價值轉換的反諷〉。《聯合文學》第2卷4期: 144。
黃秋芳。1987。〈給不知名的收信人:李昂的〈一封未寄的情書〉 〉。《自由青年》第78卷3期:36-41。
黃錦珠。2009。〈收攝於浪漫――讀李昂《七世姻緣之臺灣/中國 情人》〉。《文訊》第283期:134-135。
黃錦珠。2012。〈民間.信仰.生命力――讀李昂《附身》〉。《 文訊》第317期:120-121。
黃千珊。2010。〈虛擬情慾想像――論李昂〈花季〉想像的快感與 壓抑〉,《中正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》第6期:195-209。
黃于真。2010。〈論述李昂《鴛鴦春膳》小說中的臺灣想像〉。《 中正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》第7期:101-123。
黃儀冠。2011。〈性別.凝視.再現-李昂小說《殺夫》、《暗夜 》之電影改編與影像詮釋〉。《東吳中文學報》第22期:345-374。
黃心村。2011。〈從醬園弄到鹿港:詹周氏殺夫的跨國演繹〉。《 臺灣文學學報》第18期:1-25。
程風。1992。〈我想拔錯了――說《迷園》中的花木〉。《當代》 第73期:139-141。
賀淑瑋。1996。〈性、空間與身份:論李昂小說的政治美學〉。《 台灣文藝》第156期:35-49。
游淑珺。2004。〈《迷園》論――一個女性觀點的閱讀〉。《國立 臺北商業技術學院學報》第6期:199-216。
葉飛虹。1975。〈從中外短評來看李昂的《莫春》〉。《文藝月刊 》第70期:29-35。
葉石濤。1984。〈李昂作品討論會〉。《文學界》第10期:18-32 。
筱羽。1976。〈讀李昂的〈花季〉〉。《新潮》第28期:39-40。
詹宏志。1995。〈電影「殺夫」中的社會壓抑〉。《夏潮論壇》: 56-57。
詹悟。1997。〈外遇知多少〉。《書評》第31期:12-17。
楊翠。2002。〈「妖精」的自傳.「女人」的小說――論李昂《自 傳の小說》中的性記憶文本〉。《興大人文學報》第32期:247-275。
鄭學稼。1973。〈關於〈紅色舞台〉〉。《中國評論》第476期: 22-24。
鄭榮錦。1976。〈驀然回首試析李昂的〈婚禮〉〉。《文心》第4 期:81-84。
廖咸浩主持、李文冰記錄整理。1995。〈撕去的第十三章――李昂 「人間世」的情慾初探〉。《幼獅文藝》第81卷6期:82-85。
廖朝陽。1999。〈交換與變通:讀李昂的「迷園」〉。《中外文學 》第28卷2期:8-20。
廖炳惠。2010。〈夢鎖泉漳兩岸情:試論李昂《七世姻緣》的跨地 情愛書寫〉。《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》第6期:99-109。
蔡英俊。1987。〈女作家兩種典型及其困境――討論李昂與廖輝英 的小說〉。《文星》第110期:96-101。
蔡源煌、馬漢茂。1988。〈從李昂的〈殺夫〉到台灣文學的國際化 〈蔡源煌訪馬漢茂〉〉。《台北評論》第3期:124-131。
蔡任貴。2007。〈從結構主義與女性主義看李昂的《迷園》〉。《 東方人文學誌》第6卷1期:215-230。
蔡林縉。2009。〈遷徙,從鹿城到都蘭――《月光下,我記得》改 編李昂小說的空間/地方轉移〉。《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》第16期:135-168。
蔡振念。2011。〈李昂與卡夫卡存在主義小說比較論〉。《中正大 學中文學術年刊》第17期:229-255。
劉玉華。1996。〈解析「迷園」的政治與性別認同〉。《輔大中研 所學刊》第6期:417-427。
劉亮雅。1999。〈世紀末臺灣小說裡的性別跨界與頹廢:以李昂、 朱天文、邱妙津、成英姝為例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28卷6期:109-134。
劉亮雅。2002。〈九0年代女性創傷記憶小說中的重新記憶政治― ―以陳燁《泥河〉、李昂《迷園》與朱天心〈古都〉為例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31卷6期:133-157。
劉亮雅。2003。〈在全球化與地化的交錯之中:白先勇、李昂、朱 天文和紀大偉小說中的男同性戀呈現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32卷3期:63-78。
劉亮雅。2006。〈跨族群翻譯與歷史書寫:以李昂〈彩妝血祭〉與 賴香吟〈翻譯者〉為例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34卷11期:133-155。
劉亮雅。2009。〈女性、鄉土、國族――以賴香吟的〈島〉與〈熱 蘭遮〉以及李昂的《看得見的鬼》為例〉。《臺灣文學研究學報》第9期:7-36。
劉紀蕙。2001。〈追求娃娃的自戀書寫――評李昂的《有曲線的娃 娃》〉。《文學臺灣》第37期:86-92。
劉乃慈。2011。〈佔位與區隔--八○年代李昂的作家形象與文學表 現〉。《臺灣文學研究學報》第13期:361-387。
盧翁美珍。2002。〈李喬《藍彩霞的春天》與李昂《殺夫》之比較 〉。《文華學報》第11期:1-27。
蕭義玲。2004。〈慾望、流言與敘述――從《殺夫》到《自傳の小 說》〉。《興大中文學報》第16期:131-151。
蕭寶鳳。2011。〈紀實與虛構的迷障:從《自傳の小說》與《漂流 之旅》看李昂的陰性書寫〉。《澳門科技大學學報》第5卷2期:89-95。
薛清江。2008。〈李昂小說《殺夫》中的倫理與人性關懷――以柏 納德.威廉斯的「道德運氣」為核心的詮釋〉。《漢學研究集刊》第7期:197-222。
戴冠民。2012。〈擺盪於「萬魔殿」與「伊甸園」邊界的附身/還 魂――論李昂《附身》中的異端系譜創世神話建構〉。《人文社會學報》第13期:335-364。
戴冠民。2014。〈是「萬魔殿」或「伊甸園」?――論李昂《附身 》的母神形象與空間語境〉。《國文天地》第30卷4期:76-80。
藍衫。1983。〈關於李昂〈殺夫〉,且說〈殺夫〉得獎〉。《文壇 》第281期。
簡玉妍。2010。〈論李昂《看得見的鬼》的後殖民論述〉。《彰化 文獻》第15期: 132-146。
羅會明。1975。〈文藝創作者:非外科大夫〉。《文藝月刊》第71 期:53-56。
譚秉林。1983。〈白先勇與〈殺夫〉〉。《文壇》第281期。
藤井省三作、張季琳譯。1994。〈日文版《殺夫》解說〉。《中國 文哲所研究通訊》。第4卷1期:153-166。
藤井省三。2010。〈日本文化界與李昂的對話――深廣的日臺文化 交流〉。《中國文哲研究通訊》第20卷3期:121-140。
顧正萍。2007。〈報導與虛構之間――〈彩妝血祭〉的敘事手法〉 。《輔仁國文學報》第23期:103-122。
碩博士論文
王孝勇。2009。《抵抗如何可能?MikhailBakhtin狂歡節語言與身體論述的再詮釋》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。
王怡茹。2010。《李昂政治小說《北港香爐人人插》研究》。雲林 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。
王憲吉。2012。《民間信仰與陰陽轉換-以黃春明、李昂、吳明益 九○年代以後小說為例》。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博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。
吳佩樺。2005。《李昂及其〈殺夫〉人物心理分析》。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。
孟元。2006。《ㄧ九八0年代兩岸女作家小說中女性意識研究》。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邱鳳儀。2012。《李昂小說鬼魅書寫研究》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 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。
周英雅。2009。《八0年代台灣女作家「外遇」小說研究》。南華 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林秀蘭。2007。《論李昂.平路與朱天心的記憶書寫》。國立臺北 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林于仙。2010。《李昂《鴛鴦春膳》飲食經驗研究》。國立彰化師 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林雅瓊。2010。《鄉情、國史、世界觀──論林文月、蔡珠兒及李 昂的女性跨國飲食書寫》。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林叡姍。2011。《女性觀點下的存在主義──以《現代文學》女作 家群的小說為考察對象》。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林欣筠。2013。《論平路、李昂、虹影新歷史小說的書寫策略》。 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林美齡。2014。《李昂《看得見的鬼》之寓意探討》。國立雲林科 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洪珊慧。1998。《性.女性.人性-李昂小說研究》。國立清華大 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施佩伶。2010。《李昂《殺夫》的女性書寫》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紀心怡。2011。《時空.身體.主體:李昂、陳界仁作品比較研究 》。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陳宜屏。2009。《論李昂小說中的女性問題之呈現》。淡江大學中 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陳芹漪。2011。《平路、李昂小說中的「政治女性」書寫研究》。 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許蕙薪。2004。《惡夢成真-女性哥德小說中的社會幽禁:以安. 瑞克莉芙的《義大利人》和李昂的《殺夫》為例》。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許君如。2009。《一九六O年代台灣學院派本省籍女作家成長小說 研究──以陳若曦、歐陽子、施叔青、李昂為例》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。
莊嘉薰。2009。《鹿港雙姝--施叔青與李昂的小說主題比較》。 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。
張以昕。2012。《戰後台灣女性成長書寫的敘事特徵與世代轉折─ ─以郭良蕙、李昂、陳雪為探討中心》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。
曾意晶。1999。《族裔女作家文本中的空間經驗--以李昂、朱天心 、利格拉樂‧阿、利玉芳為例》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曾素雲。2005。《李昂九十年代小說中的主題意識與人物分析》。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游貴花。2006。《李昂及其《迷園》研究》。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 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黃于青。2006。《鹿港書寫—李昂小說研究》。國立中央大學中國 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黃美玲。2012。《李昂《殺夫》的兩性角色研究》。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楊芳瑜。2006。《書寫與閱讀的焦慮--李昂小說中的女/性主題意 識建構》。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楊雅儒。2007。《臺灣小說中民間信仰書寫特色之研究──以九○ 年代後八本小說為觀察對象》。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蔡淑芬。2003。《解嚴前後台灣女性作家的吶喊和救贖─以郭良蕙 、聶華苓、李昂、平路作品為例》。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。
蔡東攸。2009。《李昂小說中的性題材研究》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。
劉依潔。2009。《施叔青與李昂小說比較研究--以「臺灣想像」 為中心》。輔仁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。
謝怡婷。2004。《李昂小說的性別論述研究》。國立中山大學中國 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謝欣辰。2014。《施叔青與李昂小說中的怪誕鬼魅書寫》。靜宜大 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顏利真。2000。《從鹿港到北港:解嚴前後李昂小說研究(1983- 1997)》。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顏雅卉。2002。《翻譯造成的文化傳播問題》。輔仁大學德國語文 學系碩士論文。
蘇秋鈴。2011。《李昂飲食文學研究》。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 碩士班碩士論文。
常建婷。2007。《李昂〈迷園〉研究》。華僑大學論文。
劉宇。2007。《李昂、施叔清合論》。蘇州大學論文。
邱伶艷。2009。《論李昂的女性寫作》。華中科技大學論文。
吳艷。2007。《女性的成長——論李昂的小說創作》。陝西師範大學論文。
林雅瓊。2010。《鄉情、國史、世界觀——論林文月、蔡珠兒及李昂的女性跨國書寫》。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陳秀冰。2010。《李昂小說的鄉土敘事》。福建師範大學論文。
李瑞麗。2012。《李昂小說研究》。河南大學論文。
黃美萍。2012。《王安憶、嚴歌苓、李昂和譚恩美的小說比較研究》。汕頭大學論文。
佐藤和可子。2017。台灣文學中罵詞之翻譯探討:以李昂《殺夫》日譯本為例。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論文。
張媁濬。2017。台灣飲食研究:以江文瑜《阿媽的料理》、焦桐《完全壯陽食譜》、李昂《鴛鴦春膳》為例。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蘇于婷。2017。《李昂飲食書寫研究》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劉雅慧。2016。二二八小說中的女性歷史傷痕─以陳燁《泥河》、李昂〈彩妝血祭〉、李喬《埋冤1947埋冤》為例。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英文論述
Chang, Hui-chuan (2003), The Struggle for a New Identity: A Study of Taiwanese Feminine Fiction, Dong Hw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, 1: 1-17.
Chang, Kathryn Yalan (2013), “Ang Li’s The Butcher’s Wife (Shafu) and Taiwan Ecocriticism.” in East Asian Ecocriticisms: A Critical Reader, Eds. Simon C. Estok and Won-Chung Kim, New York: Palgrave MacMillan.
Chen, Ya-chen (2012), “Taiwanese Communist Feminist, Xie Xuehong: Li Ang’s Literary Portrait of Xie Xuehong’s Pre-1949 Feminist Activism in Taiwan.” in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19.2: 119-126.
Chen, Zhonming (1994), “Theorising about New Modes of Representation and Ideology in the Postmodern Age: The Practice of Margaret Atwood, and Li Ang.” Canadian Review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/Revue Canadienne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 21.3: 346, 351, 354.
Chiang, Shu-chen (1995), Literary Feminism in Taiwan, PhD Dis, Rochester: University of Rochester.
Chien, Ying-Ying (1994), “From Utopian to Dystopian World: Two Faces of Feminism i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Women's Fiction,” World Literature Today 68.1: 35-42.
-- (1995), “The Impact of American Feminism on Modern Taiwanese Fiction by Women.” Visions in History: Visions of the Other, Ed. Earl Miner, Toru Haga, Gerald Gillespie, Margaret Higonnet, and Sumie Jones, Tokyo: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sociation. 631-36.
-- (1995), “Women Crossing the Wild Zone: Sexual/Textual Politics in the Fiction of Ding Ling and Li Ang.” Fu Jen Studies, 28: 1-17.
Chiu, Kuei-fen (1992), “Taking Off: A Feminist Approach to Two Contemporary Women's Novels in Taiwan.” Tamkang Review: A Quarterly of 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23.1-4: 709-33.
-- (2002), “Identity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Women's Novels in Taiwan.” in Feminism / Femininity in Chinese Literature, Ed. Peng-hsiang Chen and Whitney Crothers Dilley, Amsterdam: Rodopi, 67-86.
Chung, Ling, Shu-ching Chu, and Michael Geary (2000), “Feminism and Female Taiwan Writers.” i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Second Half of a Modern Century: A Critical Survey, Ed. Pang-yuan Chi and David Der-wei Wang. Bloomington: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, 146-60.
Dell, Sylvia (1988), Chinesische Gegenwartsliterature asu taiwan: Die Autorin Li Agn: Erzahlprosa und Rezeption bis 1984, Bochum: Brockmeyer.
Fan, Ming-ju (1999), “From Homogeneity to Heterogeneity: Women's Literature in Contemporary Taiwan.” The Stockholm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0: 215-22.
Goldblatt, Howard (1990), “Sex and Society: The Fiction of Li Ang.” Worlds Apart: Recent Chinese Writing and its Audiences, Ed. Howard Goldblatt. Armonk: M.E. Sharpe,150-65.
Haddon, Rosemary (2001), “From Pulp to Politics: Aspects of Topicality in Fiction by Li Ang”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13,1: 36-72.
Hillenbrand, Margaret (2007), “Sex and the City: Commodities of Choice.” in Literature, Modernity, and the Practice of Resistance: Japanese and Taiwanese Fiction, 1960 ~1990, Leiden and Boston: Brill,232-297.
Li, Ang (2012), “Dark Li Ang versus Bright Li Ang: A Self-Interview.” Trans. Terence Russell. Chinese Literature Today 2.1: 14-23.
Liao, Chaoyang (2006), “History, Exchange, and the Object Voice: Reading Li Ang’s The Strange Garden and All Sticks Are Welcome in the Censer of Beigang.” in Writing Taiwan: A New Literary History, Eds. David Der-wei Wang and Carlos Rojas, Durham: Duke University Press, 348-69.
HLiao, Sebastion Hsien-hao (2001), “Jekyll Is and Hyde Isn’t: Negotiating the Nationalization of Identity in The Mystery Garden and ‘Breakfast at Tiffany’s.’” in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 5,1: 65- 92.
Lin, Sylvia Li-chun (2009), “Engendering Victimhood: Women in Literature of Atrocity.” in Positions: 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 17: 411-34.
Liou, Liang-Ya (2003), “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: Representations of Male Homosexuality in Fictions by Pai Hsien-yung, Li Ang, Chu Tien-wen and Chi Ta-wei.” in Postcolonial Studies 6,2: 191- 206.
Liu, Joyce C.H. (1986), “From Loo Port to Taipei: The World of Women in Lee Ang's Works.” Fu Jen Studies: Literature & Linguistics 19: 65-88.
Liu, Kai-ling (1998), To Whom Is the Letter Sent?— A Subversive Chinese Love Letter, Fiction and Drama 10: 55-70.
Martin, Helmut (1989), “From Sexual Protest to Feminist Social Criticism: Li Ang's Works 1967-1987.” Chinese Literature in Southeast Asia, Ed. Wong Yoon Wah, Singapore: Goethe-Institut.
Ng, Sheung- Yuen Daisy (1987), “Li Ang's Experiments with the Epistolary Form.” 3. 1/2: 91-106.
-- (1987), “The Labyrinth of Meaning: A Reading of Li Ang's Fiction.” Tamkang Review 18: 97-123.
--(1988), “Feminism in the Chinese Context: Li Ang's The Butcher's Wife.”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4, 1/2: 177-200. Also in Gender Politics in Modern China: Writing and Feminism, ed. Tani Barlow, Durham: Duke University Press, 1993, 260-89.
--(2003), “Of Sound and Fury: Li Ang.” in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Women: Twentieth Century Volume, Ed. Lily Xiao-hong Lee, Armonk: M E Sharpe, 295-297.
Sterk, Darryl (2011), “The Spirit of Deer Town and the Redemption of Li Ang’s Uncanny Literary Home.” in Chinese Literature Today 2.1: 24-30.
Tu, Yimei (2001), The Question of a Feminist Subject in Li Ang, MA Thesis, Taoyuan: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nglish.
Wu, Yenna, ed (2013), Li Ang’s Visionary Challenges to Gender, Sex, and Politics, Lanham: Lexington Books, Rowman & Littlefield Publishers.
-- (2014) , “Li Ang’s Gendered Dissent in ‘The Devil in a Chastity Belt.’”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y in China, 8.2: 253-76.
Wu, Yi-ping (2011), “A Study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Eroticism: The Case of Li Ang's Sha Fu.” The Erotic in Context, Eds. M. Soraya García-Sánchez, Cara Judea Alhadeff and Joel Kuennen, Inter-Displinary Press, E- Book.
Yeh, Michelle (1987), “Shapes of Darkness: Symbols in Li Ang's Dark Night.” Modern Chinese Women Writers: Critical Appraisals. Ed. Michael S. Duke. NY: M.E. Sharpe, Inc. 78-95.
Yue, Gang (1999), “Embodied Spaces of Home: Xiao Hong, Wang Anyi, and Li Ang.” in The Mouth that Begs: Hunger, Cannibalism, and the Politics of Eating in Modern China, Durham: Duke University Press, 293-330.
Zhu, Aijun(2007), “Li Ang: Sexualizing National Politics.” in Feminism and Global Chineseness: the Cultural Production of Controversial Women Authors, Youngstown: Cambria, 175-228.
作家訪談
方梓。1986.08.25-26。〈文學兩路看――蕭新煌與李昂對談「小 說與社會」〉。《自立晚報》第10版。
朱偉誠。1988.01。〈女性作家的天空――蔡源煌與李昂對話〉。 《台北評論》第3期。
邱貴芬。1998。《「(不)同國女人」聒噪――訪談當代台灣女作 家》。台北:遠流。
李令儀。2003。〈原鄉與自我的追尋――施叔青&李昂談近作〉。 《聯合文學》第228期:40-43。
林依潔。1984。〈叛逆與救贖――李昂歸來的訊息〉,《她們的眼 淚》。台北:洪範。原載於1978.10。《前衛叢刊》。第2期。
施淑端。1985。〈施叔端親訪李昂:新納蕤思解說――李昂的自剖 與自省〉,《暗夜》。台北:時報文化。
康原。1985.09.06。〈一切只為了愛――訪李昂談其作品〉。《自 立晚報》。
馮青。1986。〈無情的洪荒與寂寞——訪談李昂〉。《文學家》第 7期:14-17。
曾彩文。1997。〈人物專訪——李昂:我不是再寫醜聞,而是藉性 與政治來彰顯社會問題〉。《新台灣新聞週刊》第79期。
董青枚。1995.11.09。〈回歸文學,定位超然(李昂訪談)〉。《 民眾日報》第26版。
楊光整理。1996。〈我的小說是寫給兩千萬同胞看的――李瑞騰專 訪李昂〉。《文訊月刊》132期:72-76。
鄧慕詩。1996。〈採訪李昂〉。《台灣新文學》第4期:14-20。
潘弘輝採訪,李宣佑整理。2000.07.22。〈女人、性、政治——專 訪李昂〉。《自由時報》第39版。
蔡淑華。2001.11.15。〈旅行到鬼魂的國度——專訪李昂〉。《自 由時報》。
錢嘉琪、王婷芬採訪。1987。〈李昂──童年往事〉。《皇冠》第 67卷4期:230-233。
簡瑛瑛。1989。〈女性、主義、創作:李昂訪問錄〉。《中外文學 》第17卷10期:184-196。
蘇惠昭。1995.11.11。〈遠觀的了然於心:李昂〉。《台灣時報》 28版。
嚴小實。2002。〈訪談第一位賴和文學獎女性得主李昂〉。《台灣 文學年鑑》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。
專書與專書論文
于毅。1995。〈由「殺夫」引起的評論問題〉。《夏潮論壇》。頁 54-55。
王德威。1993。〈華麗的世紀末:台灣‧女作家‧邊緣詩學〉。《 小說中國》。台北:麥田。頁161-192。
王仲偉。1998。〈李昂《北港香爐人人插》〉。《1997台灣文學年 鑑》。台北:行政院文建會。頁283-284。
白少帆、王玉斌。1987。〈李昂及其殺夫〉。《現代台灣文學史》 。瀋陽:遼寧大學。頁894-898。
白先勇。2002。〈六O年代台灣文學:「現代」與「鄉土」〉。《 樹猶如此》。台北:聯合文學。頁182-193。
古繼堂。1990。〈悲愴峻峭的李昂〉。《台灣愛情文學論》。海峽 文藝。頁134-142。
古繼堂。1990。〈李昂評傳〉。《中國當代青年女作家評傳》。北 京:中國婦女。頁274-286。
古繼堂。1990。〈《愛情試驗》賞析〉。《中國當代青年女作家評 傳》。北京:中國婦女。頁295-298。
江寶釵。1993。〈敘事實驗、失落感與宿命感――論李昂的《迷園 》〉。《「第二屆台灣經驗研討會」宣讀論文》。嘉義:中正大學。頁1-15。
江寶釵、林鎮山主編。2012。《不凋的花季:李昂國際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》。台北:聯合文學。
吳錦發。1992。〈略論李昂小說中的性反抗――〈愛情試驗〉的探 討〉。《台灣作家全集》。台北:前衛。頁281-297。
吳婉茹。1994。〈李昂――從「性問題」揭示女性所受的壓迫〉。 《八十年代台灣女作家小說中女性意識之研究》。著者出版。頁158-163。
吳燕娜。2007。〈暴力、性別與主體性:李昂的《殺夫》和譚中道 的〈滄海之一粟〉〉。《台灣近五十年現代小說論文集》。高雄:國立中山大學。頁55-99。
邱貴芬。1998。〈女性的「鄉土想像」:台灣女性鄉土小說初探〉 。《評論20家:台灣文學二十年集4》。李瑞騰主編。台北:九歌。頁359-85。
邱貴芬。2000。〈殖民經驗與台灣(女性)小說史學方法初探〉。 《第一屆台杏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――殖民地經驗與台灣文學》。台北:遠流。頁85-112。
邱貴芬。2001。〈《彩妝血祭》導讀〉。《日據以來台灣女作家小 說選讀(上)》。台北:女書。頁264-267。
李孟舜。2007。〈原鄉的迴響――李昂小說中鹿港經驗的多重特質 〉。《2006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:台灣作家的地理書寫與文學體驗》。台南: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。頁163-189。
林雙不。1988。〈在暗夜裡追尋光:一九八七台灣小說選編序〉。 《一九八七台灣小說選》。台北:前衛。
林秀玲。1997。〈李昂〈殺夫〉中性別角色的相互關係和人格呈現 〉。《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》。台北:里仁。頁297-314。
林芳玫。1997。〈《迷園》解析――性別認同與國族認同的弔詭〉 。《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》。台北:里仁。頁271-296。
林谷靜。2006。〈觀閱她史 書寫自我 論《兩個芙烈達‧卡蘿》與 《漂流之旅》重構她史的書寫策略〉。《第四屆全國研究生文學社會學研討會論文集》。嘉義: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。頁195-215。
施叔青。1992。〈迷園內外――李昂集序〉。《台灣作家全集》。 台北:前衛。頁9-12。
洪珊慧。2009。〈記億‧政治‧性別與食物的交纏──析論李昂飲 食小說的隱喻符碼〉。《味覺的土風舞「飲食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」論文集》。台北:二魚文化。
唐文標。1985。〈時代的追憶――《一封未寄的情書》評介〉。《 1984台灣小說選》。台北:前衛。頁67-70。
徐國倫、王春榮。1994。〈台灣李昂、廖輝英的小說〉。《二十世 紀中國兩岸文學史》。瀋陽:遼寧大學。頁510-516。
陳捷。1994。〈暗夜〉。《台港小說鑑賞辭典》。中央民族學院。 頁717-721。
陳玉玲。1999。〈李昂《殺夫》的陰性書寫――論李昂《殺夫》〉 。《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》。
陳雀倩。2002。〈歷史、性別與認同:〈彩妝血祭〉中的性別論述 〉。《第六屆青年文學會議》。
郭士行。1997。〈從語用談李昂的〈殺夫〉〉。《女性主義與中國 文學》。台北:里仁。頁439-456。
盛英。1995。〈台灣新女性主義小說的代表作家曾心儀、呂秀蓮、 廖輝英、朱秀娟、李昂〉。《二十世紀女性文學史》。天津:人民出版社。頁1084-1094。
曹世耘。2009。〈空間‧記憶‧歷史魅影――論《巫言》與《看得 見的鬼》〉。《第六屆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》。台南:國立台灣文學館。頁75-100。
曹惠民。2010。〈李昂與蘇青――關於「殺夫者」,一種跨越時空 的潛對話〉。《出走的夏娃――一位大陸學人的台灣文學觀》。台北:秀威資訊。頁197-204。
賀安慰。1989。〈李昂小說中的性反抗〉。《台灣當代短篇小說中 的女性描寫》。頁92-102。
黃毓秀撰述,張漢良講評。1993。〈《迷園》中的性與政治〉。《 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》。台北:時報。頁71-107。
黃絢親。2005。《李昂小說中女性意識之研究》。台北:萬卷樓。
焦雄屏。1995。〈人性全面壓抑的悲劇――談「殺夫」的藝術傾向 〉。《夏潮論壇》。頁50-53。
彭小妍。1996。〈女作家的情慾書寫與政治論述:解讀《迷園》〉 。《認同、情慾與語言》。台北:中研文哲所。頁159-187。
彭小妍。1997。〈李昂小說中的語言――由《花季》到《迷園》〉 。《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》。台北:里仁。頁263-270。
彭小妍。2000。〈《迷園》與台灣民族論述――記憶、述說與歷史 〉。《第一屆台杏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――殖民地經驗與台灣文學》。台北:遠流。頁183-194。
趙圜。1991。〈鹿港‧性‧社會工作者――李昂的小說世界〉。《 台灣地區文學透視》。陝西人民教育。頁117-139。
劉思謙。1993。〈「讓我們走在一起!」――記同台領獎的姊妹花 施叔青和李昂〉。《「娜拉」言說――中國現代女作家心路紀程》。上海:文藝。頁251-271。
劉登翰編。1993。〈李昂與蕭颯、廖輝英等女作家的小說創作〉。 《台灣文學史(下)》。海峽文藝。頁606-616。
劉亮雅。2006。〈跨越族群翻譯與歷史書寫:以李昂〈彩妝血祭〉 與賴香吟〈翻譯者〉為例〉。《後殖民的東亞在地思考:台灣文學場域》。台南: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。頁253-282。
劉亮雅。2008。〈九O年代女性創傷記憶小說中的重新記憶政治― ―以陳燁《泥河》、李昂《迷園》與朱天心《古都》為例〉。《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1978-2008:評論三十家(下)》。台北:九歌 。頁420-451。
劉紀蕙。2001。〈《有曲線的娃娃》導讀〉。《日據以來台灣女作 家小說選讀(上)》。台北:女書。頁246-253。
錢佩佩。1997。〈殺夫〉。《瀚海觀潮》。台北:文建會。頁71- 73。
戴華萱。2017。《聚光燈外:李昂小說論集》。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。
期刊論文
子青。1975。〈紙上的〈成人電影〉〉。《文藝月刊》第71期: 39-43。
上野千鶴子作、張文薰譯。2005。〈李昂《自傳の小說》書評〉。 《文學臺灣》第56期:119-131。
木易子。1974。〈三腳雞――讀「昨夜」〉。《書評書目》第20期 。
尤松。1983。〈〈殺夫〉有其淒美的一面〉。《文壇》第281期。
王德威。1985。〈花季的焦慮〉。《聯合文學》第1卷10期:212。
王德威。1986。〈移情!自戀!〉。《聯合文學》第2卷8期:212 -213。
王渝。1986。〈大珠小珠落玉盤――台灣海外作家評論家眼中的《 殺夫》〉。《收穫》第4期。
王清瀅。1999。〈從迷夢中醒來,再由清醒中入夢:「迷園」中瀕 臨消失的臺灣女性主體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28卷2期:80-91。
王杉宜。2010。〈田園交響曲〉。《書香遠傳》第81期:50。
王鈺婷。2011。〈電影中的性別政治?――談《月光下,我記得》 與〈西蓮〉之母女關係與鄉土想像〉。《文史臺灣學報》第3期:211-244。
王毓雯。2013。〈〈有曲線的娃娃〉中女性角色的自覺意識〉。《 空大人文學報》第22期:61-82。
丹晨。1989。〈性‧女性‧人性的反思〉。《女性人》第2期:89 -118。
水筆仔。2008。〈飲食男女的禁忌話題――掀開人性面紗的李昂〉 。《源雜誌》第72期:22-27。
古添洪。1986。〈讀李昂的《殺夫》――譎詭、對等、與婦女問題 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14卷10期:41-49。
石曉楓。2007。〈口舌,及其之外的慾望流轉――李昂《鴛鴦春膳 》評介〉。《文訊》第266期:98-99。
朱炎、葉飛虹。1975。〈清者自清,濁者自濁〉。《文藝月刊》第 71期:34-36。
朱偉誠。2007。〈國族寓言霸權下的同志國:當代臺灣文學中的同 性戀與國家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36卷1期:67-107。
李師鄭。1976。〈代價與意義評價李昂的「群像」〉。《大華晚報 》第7期。
李喬。1997。〈如何評論「北港香爐」――台灣的文學文化〉。《 日本文摘》第140期:143-145。
李仕芬。1998。〈「北港香爐人人插」的嘲弄與顛覆〉。《中國文 化月刊》第221期:74-78。
李鴻瓊。1999。〈為死亡所籠罩的主體:論「迷園」中的語言、歷 史與性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28卷2期:42-79。
呂正惠。1988。〈性與現代社會――李昂小說中的「性」主題〉。 《台北評論》第3期:104-115。
呂正惠。1991。〈《迷園》的兩性關係與台灣企業主真貌〉。《聯 合文學》第83期:161-165。
呂正惠。2001。〈隱藏於歷史與鄉土中的自我――李昂《自傳の小 說》與朱天心《古都》〉。《臺灣文學學報》第2期:179-190。
邱麗人。1995。〈第二性的反抗象徵:殺夫〉。《夏潮論壇》: 58-60。
邱貴芬。1996。〈歷史記憶的重組和國家敘述的建構:試探《新興 民族》、《迷園》、《暗巷迷夜》的記憶認同政治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25卷5期:6-29。
邱貴芬。2001。〈《彩妝血祭》導讀〉。《文學臺灣》第38期: 153-156。
邱貴芬。2001。〈落後的時間與台灣歷史敘述:試探現代主義時期 女作家創作裡另類時間的救贖可能〉。Intergrams studies i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, 3.2: online。
邱貴梅。1996。〈論李昂《殺夫》的女性意識崛起〉。《臺南師院 學生學刊》:59-71。
邱彥彬。2002。〈「記憶失控錯置的擬相」――李昂《自傳の小說 》中的記憶與救贖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30卷8期:183-216。
邱子修。2008。〈跨文化的性/別政治評析:李昂的《迷園》和愛 特伍的《強盜新娘》〉。《文山評論》第2卷1期:121-156。
邵毓娟。1999。〈李昂的臺灣史詩:「迷園」中情慾/民族的寓言 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28卷2期:92-123。
吳興文。2000。〈柏楊、林海音、李昂與徐仁修的「蠻荒之旅」― ―八十九年四月∼五月〉。《文訊》第176期:14-22。
吳達芸、李昂。2004。〈謝雪紅與李昂--兩個女人誰是誰﹖〉。《 印刻文學生活誌》第9期:176-188。
林雨。1975。〈談〈莫春〉等成人小說〉。《文藝月刊》第71期: 44-48。
林野。1983。〈雖不是好作品 但夠膽量〉。《文壇》第281期。
林靜茉。1995。〈婦女真的殺夫了嗎?――解構李昂「殺夫」中的 女性主義〉。《文學台灣》第15期:272-283。
林秀玲。1996。〈李昂「殺夫」中性別角色的相互關係和人格呈現 〉。《東海學報》第37卷1期。
金沙寒。1985。〈小論李昂〈假面〉〉。《文訊》第18期:99-102 。
金恆杰。1992。〈「性」與「金錢」――名門世家朱影紅的世界― ―評李昂的《迷園》〉。《聯合文學》第88期:107-110。
金恆杰。1992。〈黃金新貴族――包裝與商品之間,再評《迷園》 〉。《當代》第71期:130-147。
金恆杰。1992。〈有關李昂女士《回覆》的幾點說明〉。《當代》 第73期:132-138。
金榮哲。2008。〈從《花季》與《殺夫》論李昂小說的內在價值〉 。《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》第13期:223-232。
胡雲。1984。〈殺夫有違常理――讀《殺夫》〉。《新書月刊》第 4期:34-35。
茆坤鴻。1984。〈《殺夫》讀後感〉。《參與者》53期。
封祖盛。1987。〈從〈殺夫〉一瞥李昂的文化探索〉。《台灣研究 集刊》。第2期:42-49。
洪珊慧。2000。〈鹿港小鎮的人事素描--論李昂「鹿城故事」系列 小說〉。《臺灣新文學》第16期:190-199。
洪英雪。2008。〈從性政治突圍而出――論謝雪紅書寫以及李昂《 自傳の小說》〉,《臺灣文學研究學報》第7期:9-43。
郝譽翔。2000。〈世紀末的女性情慾帝國/迷宮/廢墟――從《迷 園》到《北港香爐人人插》〉。《東華人文學報》第2期:189-205。
郝譽翔。2000。〈讓人頭疼讓人瘋狂--閱讀李昂〉。《幼獅文藝》 第554期:50-53。
范銘如。2006。〈另眼相看――當代臺灣小說的鬼/地方〉。《臺 灣文學研究學報》第2期:115-130。
紀大偉。2013。〈愛錢來做伙--1970年代臺灣文學中的「女同性戀 」〉。《女學學誌》第33期:1-46。
陳克環。1975。〈我如何處理評〈昨夜〉的困境〉。《文藝月刊》 第71期:37-38。
陳映湘。1977。〈當代中國作家的考察:初論李昂〉。《中外文學 》第5卷8期:78-86。
陳姿蘭。1995。〈性與救贖――李昂的小說世界〉。《傳習》第13 期:123-136。
陳麗芬。1996。〈性話語與主體想像:李元貞《愛情私語》與李昂 《迷園》〉。《現代中文文學評論》第5期:83-92。
陳淑純。1996。〈《殺夫》、《暗夜》與《迷園》中的女性身體論 述〉。《文學台灣》第19期:128-145。
陳修齊。1998。〈淺評《戴貞操帶的魔鬼系列》〉。《水筆仔》第 6期:43-48。
陳雀倩。2002。〈歷史、性別與認同――「彩妝血祭」中的政治論 述〉。《文訊》第206期:64。
陳雅湞。2003。〈牽娘的手入繡廳,別人言語不可聽――李昂「殺 夫」中的性虐待、性歡愉與性壓抑〉。《當代》第69期:112-141。
陳惠齡。2011。〈論李昂小說中鹿城鄉土的異質書寫〉。《淡江中 文學報》第24期:131-162。
奚密。1987。〈黑暗之形――談暗夜中的象徵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 15卷9期:130-148。
郭楓。1987。〈暗夜中的幽魂――李昂小說《暗夜》評析〉。《台 灣文藝》第107期:136-149。
郭麗娟。2008。〈性.金錢.發球權――李昂筆下的男女戰爭〉。 《臺灣光華雜誌》第33卷3期:110-119。
徐曉珮。1999。〈人類補完計畫--格適者:朱影紅〉。《中外文學 》第28卷2期:21-41。
唐毓麗。2003。〈從殺夫小說〈女陪審團〉與《殺夫》――探勘手 刃親夫的隱喻世界〉。《東海中文學報》第15期:269-306。
修淑芬。2008。〈李昂的文字 極致的美味〉。《書香遠傳》第64 期:38-41。
馬翊航。2014。〈時間的摩擦與震盪――李昂談新書《路邊甘蔗眾 人啃》〉。《文訊》第342期:57-60。
許永代。1975。〈豈可戕害文藝〉。《文藝月刊》第71期:56-57 。
梁曦。1983。〈我看〈殺夫〉〉。《文壇》第281期。
康原。1983。〈愛情與情慾――小論《愛情試驗》〉。《台灣文藝 》第84期:147-152。
康原。1984。〈小說中的象徵意義――小論李昂的〈殺夫〉〉。《 文學界》第10期:40-45。
康瀞文。2000。〈女性主義打勝的一場仗?--由李昂的「殺夫」談 起〉。《藝術論衡》第6期:99-110。
鹿港人。1984。〈談對《殺夫》的幾個誤解〉。《新書月刊》第5 期:76-77。
張系國。1984。〈小論《殺夫》〉。《新書月刊》第12期。
張金墻。1997。〈台灣文學中的女性生活空間――以呂赫若、李喬 、李昂的小說為主〉。《台灣新文學》第8期:305-323。
張明雄。2004。〈李昂小說世界的探索〉。《中正高中學報》第1 期:198-217。
張雪媃。2004。〈李昂小說的政治性――從「人間世」到「自傳の 小說」〉。《當代》第84期:90-107。
張雙英。2010。〈論《迷園》的敘事結構及其歷史記憶〉。《淡江 中文學報》第22期:129-154。
張羽、姚蘊慧。2012。〈兩岸飲食文學書寫的比較研究--以劉心武 《潑婦雞丁》和李昂《鴛鴦春膳》為中心〉。《致理學報》第32期:203-228。
張以昕。2012。〈生前的悲劇與死後的超越――李昂《看得見的鬼 》的女性成長書寫〉,《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》第21期:161-165、167-201。
符立中。2003。〈鹿城烈女――李昂〉。《幼獅文藝》第593期: 6-7。
莊文福。2011。〈李昂小說中的鄉土意識――〈殺夫〉及〈鹿城故 事〉系列為例〉,《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》第3期:155-179。
舒昊。1975。〈作家的責任――兼談李昂小說中的這一代〉。《文 藝月刊》第71期:48-53。
傅銀樵。1976。〈評介李昂的「混聲合唱」〉。《愛書人》第12期 :2。
彭瑞金。1977。〈現代主義陰影下的鹿城故事〉。《書評書目》第 54期:29-36。
彭瑞金。1987。〈怨懟可以當歌?讀楊青矗「覆李昂的情書」〉。 《文訊》第29期:268-272。
彭小妍。1995。〈女作家的情慾書寫與政治論述――解讀《迷園》 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24卷5期:272-283。
黃碧端。1986。〈價值轉換的反諷〉。《聯合文學》第2卷4期: 144。
黃秋芳。1987。〈給不知名的收信人:李昂的〈一封未寄的情書〉 〉。《自由青年》第78卷3期:36-41。
黃錦珠。2009。〈收攝於浪漫――讀李昂《七世姻緣之臺灣/中國 情人》〉。《文訊》第283期:134-135。
黃錦珠。2012。〈民間.信仰.生命力――讀李昂《附身》〉。《 文訊》第317期:120-121。
黃千珊。2010。〈虛擬情慾想像――論李昂〈花季〉想像的快感與 壓抑〉,《中正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》第6期:195-209。
黃于真。2010。〈論述李昂《鴛鴦春膳》小說中的臺灣想像〉。《 中正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》第7期:101-123。
黃儀冠。2011。〈性別.凝視.再現-李昂小說《殺夫》、《暗夜 》之電影改編與影像詮釋〉。《東吳中文學報》第22期:345-374。
黃心村。2011。〈從醬園弄到鹿港:詹周氏殺夫的跨國演繹〉。《 臺灣文學學報》第18期:1-25。
程風。1992。〈我想拔錯了――說《迷園》中的花木〉。《當代》 第73期:139-141。
賀淑瑋。1996。〈性、空間與身份:論李昂小說的政治美學〉。《 台灣文藝》第156期:35-49。
游淑珺。2004。〈《迷園》論――一個女性觀點的閱讀〉。《國立 臺北商業技術學院學報》第6期:199-216。
葉飛虹。1975。〈從中外短評來看李昂的《莫春》〉。《文藝月刊 》第70期:29-35。
葉石濤。1984。〈李昂作品討論會〉。《文學界》第10期:18-32 。
筱羽。1976。〈讀李昂的〈花季〉〉。《新潮》第28期:39-40。
詹宏志。1995。〈電影「殺夫」中的社會壓抑〉。《夏潮論壇》: 56-57。
詹悟。1997。〈外遇知多少〉。《書評》第31期:12-17。
楊翠。2002。〈「妖精」的自傳.「女人」的小說――論李昂《自 傳の小說》中的性記憶文本〉。《興大人文學報》第32期:247-275。
鄭學稼。1973。〈關於〈紅色舞台〉〉。《中國評論》第476期: 22-24。
鄭榮錦。1976。〈驀然回首試析李昂的〈婚禮〉〉。《文心》第4 期:81-84。
廖咸浩主持、李文冰記錄整理。1995。〈撕去的第十三章――李昂 「人間世」的情慾初探〉。《幼獅文藝》第81卷6期:82-85。
廖朝陽。1999。〈交換與變通:讀李昂的「迷園」〉。《中外文學 》第28卷2期:8-20。
廖炳惠。2010。〈夢鎖泉漳兩岸情:試論李昂《七世姻緣》的跨地 情愛書寫〉。《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》第6期:99-109。
蔡英俊。1987。〈女作家兩種典型及其困境――討論李昂與廖輝英 的小說〉。《文星》第110期:96-101。
蔡源煌、馬漢茂。1988。〈從李昂的〈殺夫〉到台灣文學的國際化 〈蔡源煌訪馬漢茂〉〉。《台北評論》第3期:124-131。
蔡任貴。2007。〈從結構主義與女性主義看李昂的《迷園》〉。《 東方人文學誌》第6卷1期:215-230。
蔡林縉。2009。〈遷徙,從鹿城到都蘭――《月光下,我記得》改 編李昂小說的空間/地方轉移〉。《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》第16期:135-168。
蔡振念。2011。〈李昂與卡夫卡存在主義小說比較論〉。《中正大 學中文學術年刊》第17期:229-255。
劉玉華。1996。〈解析「迷園」的政治與性別認同〉。《輔大中研 所學刊》第6期:417-427。
劉亮雅。1999。〈世紀末臺灣小說裡的性別跨界與頹廢:以李昂、 朱天文、邱妙津、成英姝為例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28卷6期:109-134。
劉亮雅。2002。〈九0年代女性創傷記憶小說中的重新記憶政治― ―以陳燁《泥河〉、李昂《迷園》與朱天心〈古都〉為例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31卷6期:133-157。
劉亮雅。2003。〈在全球化與地化的交錯之中:白先勇、李昂、朱 天文和紀大偉小說中的男同性戀呈現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32卷3期:63-78。
劉亮雅。2006。〈跨族群翻譯與歷史書寫:以李昂〈彩妝血祭〉與 賴香吟〈翻譯者〉為例〉。《中外文學》第34卷11期:133-155。
劉亮雅。2009。〈女性、鄉土、國族――以賴香吟的〈島〉與〈熱 蘭遮〉以及李昂的《看得見的鬼》為例〉。《臺灣文學研究學報》第9期:7-36。
劉紀蕙。2001。〈追求娃娃的自戀書寫――評李昂的《有曲線的娃 娃》〉。《文學臺灣》第37期:86-92。
劉乃慈。2011。〈佔位與區隔--八○年代李昂的作家形象與文學表 現〉。《臺灣文學研究學報》第13期:361-387。
盧翁美珍。2002。〈李喬《藍彩霞的春天》與李昂《殺夫》之比較 〉。《文華學報》第11期:1-27。
蕭義玲。2004。〈慾望、流言與敘述――從《殺夫》到《自傳の小 說》〉。《興大中文學報》第16期:131-151。
蕭寶鳳。2011。〈紀實與虛構的迷障:從《自傳の小說》與《漂流 之旅》看李昂的陰性書寫〉。《澳門科技大學學報》第5卷2期:89-95。
薛清江。2008。〈李昂小說《殺夫》中的倫理與人性關懷――以柏 納德.威廉斯的「道德運氣」為核心的詮釋〉。《漢學研究集刊》第7期:197-222。
戴冠民。2012。〈擺盪於「萬魔殿」與「伊甸園」邊界的附身/還 魂――論李昂《附身》中的異端系譜創世神話建構〉。《人文社會學報》第13期:335-364。
戴冠民。2014。〈是「萬魔殿」或「伊甸園」?――論李昂《附身 》的母神形象與空間語境〉。《國文天地》第30卷4期:76-80。
藍衫。1983。〈關於李昂〈殺夫〉,且說〈殺夫〉得獎〉。《文壇 》第281期。
簡玉妍。2010。〈論李昂《看得見的鬼》的後殖民論述〉。《彰化 文獻》第15期: 132-146。
羅會明。1975。〈文藝創作者:非外科大夫〉。《文藝月刊》第71 期:53-56。
譚秉林。1983。〈白先勇與〈殺夫〉〉。《文壇》第281期。
藤井省三作、張季琳譯。1994。〈日文版《殺夫》解說〉。《中國 文哲所研究通訊》。第4卷1期:153-166。
藤井省三。2010。〈日本文化界與李昂的對話――深廣的日臺文化 交流〉。《中國文哲研究通訊》第20卷3期:121-140。
顧正萍。2007。〈報導與虛構之間――〈彩妝血祭〉的敘事手法〉 。《輔仁國文學報》第23期:103-122。
碩博士論文
王孝勇。2009。《抵抗如何可能?MikhailBakhtin狂歡節語言與身體論述的再詮釋》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。
王怡茹。2010。《李昂政治小說《北港香爐人人插》研究》。雲林 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。
王憲吉。2012。《民間信仰與陰陽轉換-以黃春明、李昂、吳明益 九○年代以後小說為例》。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博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。
吳佩樺。2005。《李昂及其〈殺夫〉人物心理分析》。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。
孟元。2006。《ㄧ九八0年代兩岸女作家小說中女性意識研究》。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邱鳳儀。2012。《李昂小說鬼魅書寫研究》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 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。
周英雅。2009。《八0年代台灣女作家「外遇」小說研究》。南華 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林秀蘭。2007。《論李昂.平路與朱天心的記憶書寫》。國立臺北 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林于仙。2010。《李昂《鴛鴦春膳》飲食經驗研究》。國立彰化師 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林雅瓊。2010。《鄉情、國史、世界觀──論林文月、蔡珠兒及李 昂的女性跨國飲食書寫》。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林叡姍。2011。《女性觀點下的存在主義──以《現代文學》女作 家群的小說為考察對象》。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林欣筠。2013。《論平路、李昂、虹影新歷史小說的書寫策略》。 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林美齡。2014。《李昂《看得見的鬼》之寓意探討》。國立雲林科 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洪珊慧。1998。《性.女性.人性-李昂小說研究》。國立清華大 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施佩伶。2010。《李昂《殺夫》的女性書寫》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紀心怡。2011。《時空.身體.主體:李昂、陳界仁作品比較研究 》。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陳宜屏。2009。《論李昂小說中的女性問題之呈現》。淡江大學中 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陳芹漪。2011。《平路、李昂小說中的「政治女性」書寫研究》。 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許蕙薪。2004。《惡夢成真-女性哥德小說中的社會幽禁:以安. 瑞克莉芙的《義大利人》和李昂的《殺夫》為例》。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許君如。2009。《一九六O年代台灣學院派本省籍女作家成長小說 研究──以陳若曦、歐陽子、施叔青、李昂為例》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。
莊嘉薰。2009。《鹿港雙姝--施叔青與李昂的小說主題比較》。 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。
張以昕。2012。《戰後台灣女性成長書寫的敘事特徵與世代轉折─ ─以郭良蕙、李昂、陳雪為探討中心》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。
曾意晶。1999。《族裔女作家文本中的空間經驗--以李昂、朱天心 、利格拉樂‧阿、利玉芳為例》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曾素雲。2005。《李昂九十年代小說中的主題意識與人物分析》。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游貴花。2006。《李昂及其《迷園》研究》。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 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黃于青。2006。《鹿港書寫—李昂小說研究》。國立中央大學中國 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黃美玲。2012。《李昂《殺夫》的兩性角色研究》。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楊芳瑜。2006。《書寫與閱讀的焦慮--李昂小說中的女/性主題意 識建構》。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楊雅儒。2007。《臺灣小說中民間信仰書寫特色之研究──以九○ 年代後八本小說為觀察對象》。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蔡淑芬。2003。《解嚴前後台灣女性作家的吶喊和救贖─以郭良蕙 、聶華苓、李昂、平路作品為例》。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。
蔡東攸。2009。《李昂小說中的性題材研究》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。
劉依潔。2009。《施叔青與李昂小說比較研究--以「臺灣想像」 為中心》。輔仁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。
謝怡婷。2004。《李昂小說的性別論述研究》。國立中山大學中國 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謝欣辰。2014。《施叔青與李昂小說中的怪誕鬼魅書寫》。靜宜大 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顏利真。2000。《從鹿港到北港:解嚴前後李昂小說研究(1983- 1997)》。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顏雅卉。2002。《翻譯造成的文化傳播問題》。輔仁大學德國語文 學系碩士論文。
蘇秋鈴。2011。《李昂飲食文學研究》。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 碩士班碩士論文。
常建婷。2007。《李昂〈迷園〉研究》。華僑大學論文。
劉宇。2007。《李昂、施叔清合論》。蘇州大學論文。
邱伶艷。2009。《論李昂的女性寫作》。華中科技大學論文。
吳艷。2007。《女性的成長——論李昂的小說創作》。陝西師範大學論文。
林雅瓊。2010。《鄉情、國史、世界觀——論林文月、蔡珠兒及李昂的女性跨國書寫》。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陳秀冰。2010。《李昂小說的鄉土敘事》。福建師範大學論文。
李瑞麗。2012。《李昂小說研究》。河南大學論文。
黃美萍。2012。《王安憶、嚴歌苓、李昂和譚恩美的小說比較研究》。汕頭大學論文。
佐藤和可子。2017。台灣文學中罵詞之翻譯探討:以李昂《殺夫》日譯本為例。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論文。
張媁濬。2017。台灣飲食研究:以江文瑜《阿媽的料理》、焦桐《完全壯陽食譜》、李昂《鴛鴦春膳》為例。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蘇于婷。2017。《李昂飲食書寫研究》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。
劉雅慧。2016。二二八小說中的女性歷史傷痕─以陳燁《泥河》、李昂〈彩妝血祭〉、李喬《埋冤1947埋冤》為例。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。
英文論述
Chang, Hui-chuan (2003), The Struggle for a New Identity: A Study of Taiwanese Feminine Fiction, Dong Hw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, 1: 1-17.
Chang, Kathryn Yalan (2013), “Ang Li’s The Butcher’s Wife (Shafu) and Taiwan Ecocriticism.” in East Asian Ecocriticisms: A Critical Reader, Eds. Simon C. Estok and Won-Chung Kim, New York: Palgrave MacMillan.
Chen, Ya-chen (2012), “Taiwanese Communist Feminist, Xie Xuehong: Li Ang’s Literary Portrait of Xie Xuehong’s Pre-1949 Feminist Activism in Taiwan.” in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19.2: 119-126.
Chen, Zhonming (1994), “Theorising about New Modes of Representation and Ideology in the Postmodern Age: The Practice of Margaret Atwood, and Li Ang.” Canadian Review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/Revue Canadienne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 21.3: 346, 351, 354.
Chiang, Shu-chen (1995), Literary Feminism in Taiwan, PhD Dis, Rochester: University of Rochester.
Chien, Ying-Ying (1994), “From Utopian to Dystopian World: Two Faces of Feminism i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Women's Fiction,” World Literature Today 68.1: 35-42.
-- (1995), “The Impact of American Feminism on Modern Taiwanese Fiction by Women.” Visions in History: Visions of the Other, Ed. Earl Miner, Toru Haga, Gerald Gillespie, Margaret Higonnet, and Sumie Jones, Tokyo: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sociation. 631-36.
-- (1995), “Women Crossing the Wild Zone: Sexual/Textual Politics in the Fiction of Ding Ling and Li Ang.” Fu Jen Studies, 28: 1-17.
Chiu, Kuei-fen (1992), “Taking Off: A Feminist Approach to Two Contemporary Women's Novels in Taiwan.” Tamkang Review: A Quarterly of 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23.1-4: 709-33.
-- (2002), “Identity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Women's Novels in Taiwan.” in Feminism / Femininity in Chinese Literature, Ed. Peng-hsiang Chen and Whitney Crothers Dilley, Amsterdam: Rodopi, 67-86.
Chung, Ling, Shu-ching Chu, and Michael Geary (2000), “Feminism and Female Taiwan Writers.” i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Second Half of a Modern Century: A Critical Survey, Ed. Pang-yuan Chi and David Der-wei Wang. Bloomington: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, 146-60.
Dell, Sylvia (1988), Chinesische Gegenwartsliterature asu taiwan: Die Autorin Li Agn: Erzahlprosa und Rezeption bis 1984, Bochum: Brockmeyer.
Fan, Ming-ju (1999), “From Homogeneity to Heterogeneity: Women's Literature in Contemporary Taiwan.” The Stockholm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0: 215-22.
Goldblatt, Howard (1990), “Sex and Society: The Fiction of Li Ang.” Worlds Apart: Recent Chinese Writing and its Audiences, Ed. Howard Goldblatt. Armonk: M.E. Sharpe,150-65.
Haddon, Rosemary (2001), “From Pulp to Politics: Aspects of Topicality in Fiction by Li Ang”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13,1: 36-72.
Hillenbrand, Margaret (2007), “Sex and the City: Commodities of Choice.” in Literature, Modernity, and the Practice of Resistance: Japanese and Taiwanese Fiction, 1960 ~1990, Leiden and Boston: Brill,232-297.
Li, Ang (2012), “Dark Li Ang versus Bright Li Ang: A Self-Interview.” Trans. Terence Russell. Chinese Literature Today 2.1: 14-23.
Liao, Chaoyang (2006), “History, Exchange, and the Object Voice: Reading Li Ang’s The Strange Garden and All Sticks Are Welcome in the Censer of Beigang.” in Writing Taiwan: A New Literary History, Eds. David Der-wei Wang and Carlos Rojas, Durham: Duke University Press, 348-69.
HLiao, Sebastion Hsien-hao (2001), “Jekyll Is and Hyde Isn’t: Negotiating the Nationalization of Identity in The Mystery Garden and ‘Breakfast at Tiffany’s.’” in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 5,1: 65- 92.
Lin, Sylvia Li-chun (2009), “Engendering Victimhood: Women in Literature of Atrocity.” in Positions: 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 17: 411-34.
Liou, Liang-Ya (2003), “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: Representations of Male Homosexuality in Fictions by Pai Hsien-yung, Li Ang, Chu Tien-wen and Chi Ta-wei.” in Postcolonial Studies 6,2: 191- 206.
Liu, Joyce C.H. (1986), “From Loo Port to Taipei: The World of Women in Lee Ang's Works.” Fu Jen Studies: Literature & Linguistics 19: 65-88.
Liu, Kai-ling (1998), To Whom Is the Letter Sent?— A Subversive Chinese Love Letter, Fiction and Drama 10: 55-70.
Martin, Helmut (1989), “From Sexual Protest to Feminist Social Criticism: Li Ang's Works 1967-1987.” Chinese Literature in Southeast Asia, Ed. Wong Yoon Wah, Singapore: Goethe-Institut.
Ng, Sheung- Yuen Daisy (1987), “Li Ang's Experiments with the Epistolary Form.” 3. 1/2: 91-106.
-- (1987), “The Labyrinth of Meaning: A Reading of Li Ang's Fiction.” Tamkang Review 18: 97-123.
--(1988), “Feminism in the Chinese Context: Li Ang's The Butcher's Wife.”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4, 1/2: 177-200. Also in Gender Politics in Modern China: Writing and Feminism, ed. Tani Barlow, Durham: Duke University Press, 1993, 260-89.
--(2003), “Of Sound and Fury: Li Ang.” in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Women: Twentieth Century Volume, Ed. Lily Xiao-hong Lee, Armonk: M E Sharpe, 295-297.
Sterk, Darryl (2011), “The Spirit of Deer Town and the Redemption of Li Ang’s Uncanny Literary Home.” in Chinese Literature Today 2.1: 24-30.
Tu, Yimei (2001), The Question of a Feminist Subject in Li Ang, MA Thesis, Taoyuan: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nglish.
Wu, Yenna, ed (2013), Li Ang’s Visionary Challenges to Gender, Sex, and Politics, Lanham: Lexington Books, Rowman & Littlefield Publishers.
-- (2014) , “Li Ang’s Gendered Dissent in ‘The Devil in a Chastity Belt.’”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y in China, 8.2: 253-76.
Wu, Yi-ping (2011), “A Study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Eroticism: The Case of Li Ang's Sha Fu.” The Erotic in Context, Eds. M. Soraya García-Sánchez, Cara Judea Alhadeff and Joel Kuennen, Inter-Displinary Press, E- Book.
Yeh, Michelle (1987), “Shapes of Darkness: Symbols in Li Ang's Dark Night.” Modern Chinese Women Writers: Critical Appraisals. Ed. Michael S. Duke. NY: M.E. Sharpe, Inc. 78-95.
Yue, Gang (1999), “Embodied Spaces of Home: Xiao Hong, Wang Anyi, and Li Ang.” in The Mouth that Begs: Hunger, Cannibalism, and the Politics of Eating in Modern China, Durham: Duke University Press, 293-330.
Zhu, Aijun(2007), “Li Ang: Sexualizing National Politics.” in Feminism and Global Chineseness: the Cultural Production of Controversial Women Authors, Youngstown: Cambria, 175-228.